林志玲携老公游凡尔赛宫!穿着平价被指节俭,手牵手力破家暴传闻
「陸生」田智雄(前排右二)說,紀錄零撲殺政策推動的歷程,讓他感受到,抱持強烈對抗的態度就不容易看到問題的本質。(遊升俯攝)
臺大畢業的「陸生」田智雄,因緣際會成爲臺灣推動流浪動物「零撲殺」政策的紀錄者,這份紀實作品近日出版,他有感而發表示,來臺難免常因自己的身分受到放大檢視,但動保議題超越兩岸政治,他深感意識形態容易引起強烈對抗,要解決問題,仍然得透過理性溝通,才能發現真理。
臺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推動公立動物收容所「零撲殺」政策,成功讓政府看見動物的生命尊嚴,改以人道的途徑改善流浪犬問題。動督盟近日出版「讓牠活下去─臺灣收容所零撲殺紀實」一書展現政策推動成果;特別的是,此書作者是一位從江蘇省南京市來臺唸書的「陸生」田智雄。
來臺五年,念文化大學新聞系、並從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的田智雄,當初因學校作業訪問在同志議題大鳴大放的釋昭慧法師,因緣際會認識動督盟,參與動督盟推動「零撲殺」。他謙虛的表示,來臺才接觸到動保議題,從旁觀察政策的溝通、推動,感受到臺灣社會民主開放的可貴,寫書並非他所預期,感謝有這樣的學習歷程。
不過,田智雄也提到,當初來臺,臺灣同學國族意識強,往往只要聽到他的口音,話題就會變成兩岸政治,有的人態度友善,但咄咄逼人的也不少。他表示,談論公民議題,因兩岸因政治落差、社會水平不同,難以比較,但大陸校園也辦模擬聯合國活動,民間也有流浪動物TNVR源頭管理的倡議,是臺灣同學比較少認識的一面。
田智雄說,在臺灣紀錄零撲殺政策推動的歷程,特別讓他感受到,抱持強烈對抗的態度就不容易看到問題的本質,理性溝通,才能改善問題,推動社會進步。
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主任釋昭慧則表示,推動零撲殺,要通過相當繁複冗長的政策溝通,當初她認爲根本不可能,僅保守的訂定十年計劃,沒想到五年時間就能讓零撲殺順利實施。她說,動物一直是人們心中最軟的一塊,兩岸觸及許多政治障礙,但田智雄的紀錄,讓動保議題超越意識對抗。